7月22日,静安区举办“祖国情·中华行”静巴青少年“手拉手”——“静巴同心忆党史红途接力再出发”主题交流活动,围绕“红途寻访”“寄语分享”“文化交流”等三大板块,通过寻访思政研学线路、观看红色电影、老同志寄语青少年、巴楚青少年文艺演出等环节,帮助和引导青少年坚定文化自信,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自上海静安区与新疆巴楚县建立对口支援关系以来,两地合作领域持续拓展,成果显著,“静安巴楚一家亲”理念深入人心。为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新疆巴楚县的青少年们沿着“静老红途”思政研学线路之“漫步苏河”,参观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和苏河湾党群服务中心,回溯了中国人民艰苦抗战与上海走向繁荣的奋斗历程。

静安区少先队队长代表作为“红领巾志愿讲解员”生动讲述“四行仓库保卫战”中的故事,带领同学们回到那个硝烟弥漫又不屈抗争的时代。在上海市最高的“云端”楼宇党建阵地,青少年远眺静安,看上海的城市变迁、静安的城区发展,激励他们从人民城市的见证者成长为建设者,为人民城市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活动上观看了电影《八佰》精选片段,并根据巴楚师生的参观活动与电影内容进行红色知识问答,影片中“八百壮士”视死如归的报国决心、老同志饱含深情的讲述,在场青少年们无不动容,对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了解。

此外,巴楚师生和静安区中学生共产主义学校的学生代表们共同参观了“静老红途”思政研学线路展,部分巴楚学生代表还前往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暨刘长胜故居开展寻访活动,在红色浸润中,向巴楚和静安青少年传播静安与上海的红色故事,推动“静老红途”教育资源广泛共享,实现影响力的深度外溢。

当巴楚的自然风光与上海的人文底蕴产生联结,一条凝聚情感交融与时代梦想的“连心路”正在静安、巴楚两地青少年的心间铺展延伸。阿拉格尔乡第一小学的苏热亚·艾力同学介绍了家乡巴楚的风土人情,从红海景区的芦苇荡在风里摇晃,胡杨林从春到秋变换着色彩,再到丰富可口的新疆美食,字里行间都展现着巴楚的多样魅力。巴楚县第二小学的苏买娅·塞米同学则从上海石库门的红砖墙、弄堂里的老故事开始,讲述研学旅程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分享自己的收获成长。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凝聚人心、激发创造的源泉。当集体朗诵《我的祖国》的声音响起,节奏从舒缓渐至激昂。“我的祖国,高山巍峨”“我的祖国,大河奔腾”——短短几分钟,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带着对土地的眷恋、对家国的赤诚。“以前只在课本上了解上海,这次亲眼看到党的诞生地,学习了解了许多红色历史,更加坚定了我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来自巴楚县色力布亚镇第二小学的学生代表木尼热·阿布都拉感叹道。

本次活动由上海援疆巴楚分指挥部、新疆巴楚县教育局联合主办,上海市静安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静安区老干部局、共青团静安区教育工作委员会共同支持,上海静安幸福益站志愿服务中心承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